加商遲到好過無到

09/29/2010

    只要到過中國走一趟﹐一定能夠感受到中國經濟發展的巨大動力與潛力。加拿大三級政府官員近年才較多較頻密地訪華﹐希望為本國商人爭取更多對華商機。老實說﹐真是起步太遲了。不過﹐遲起步總好過不起步。加國總理哈珀若夠聰明﹐不應年前才改變對華的冰冷態度。 
    中國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副局長顧杰日前表示﹐今年首8個月內﹐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比去年同期增加近兩成﹐而且是連續18年成為吸引外資最多的發展中國家。顯然地﹐世界很多國家都走在加國前頭﹐不單增加對華貿易﹐還投資中國﹐強化與華合作關係﹐以圖創造更多生意機會。 
    顧杰指出﹐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﹐經濟保持快速和穩定的發展﹐在吸引外資上取得顯著成績。今年首8個月內﹐中國新批外來投資企業共16,721家﹐比去年同期增長18.33%;實際使用外資金額達659.56億美元﹐同比上升18.06%。
    他認為﹐從目前的發展形勢來看﹐中國吸引外資將逐步脫離金融海嘯的影響﹐預料2010年全年吸收外資將超越2009年的水平。
    顧杰還指出﹐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加速發展﹐中國國內市場巨大潛力不斷釋放﹐將為各類資金在華投資提供新的機遇和擴展空間。
    顧杰提到﹐今年上半年﹐全球經濟出現復蘇﹐主要經濟體今年首季度大多實現增長﹐當中以中國﹑印度﹑巴西和俄羅斯為代表的新興經濟區域增長步伐較明顯﹐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復蘇的主要動力。

「股神」力撐比亞迪

09/28/2010

    有傳「股神」巴菲特欲拋售中國比亞迪公司股票﹐但周一他高調地首次正式訪問比亞迪位於深圳的總部。他還盛讚這間電池及汽車製造公司將在新能源技術未來的發展﹐起著重要作用。
    看到聽到巴菲特這些行動與言論﹐他出售比亞迪股票的傳言不攻自破。
    巴菲特旗下Berkshire Hathaway子公司MidAmerican Energy Holdings於2008年以2.3億美元購入比亞迪股份的股權﹐佔亞迪股權的9.89%。目前市值接近16億美元﹐獲益高達7倍﹐但較去年10月的市值減少9億美元。
    「股神」入股比亞迪﹐據說是李錄極力推薦和撮合﹐而「六四」民運領袖李錄曾傳出是巴菲特熱門候選接班人之一。
    巴菲特參觀比亞迪時﹐向數百名比亞迪汽車的經銷商表示﹐比亞迪是他正確的選擇﹐他希望比亞迪也是經銷商的正確選擇。他讚揚比亞迪是一家年輕而富活力的公司﹐更試駕了比亞迪今年較早時開發的e6電動車﹐高度評價該車性能。
    乘著巴菲特訪華﹐比亞迪用盡「股神」宣傳﹐邀請了巴菲特現場見證比亞迪與中國南方電網有限公司的簽字儀式﹐這兩家公司聯手合作開發能源存儲系統。巴菲特中國之行最後一站將到在長沙比亞迪電動大巴生產基地。
    巧合的是﹐此時中外中資新能源概念股股價普遍上揚﹐分析家相信﹐這主要受巴菲特訪華的影響。

炒金客利用中國需求

09/27/2010

    9月20日﹐世界黃金協會遠東區董事總經理鄭良豪表示﹐未來5年黃金市場都會受中國因素主導。目前﹐中國是最大產金國及第二大黃金消費國﹐也是去年黃金首飾消費唯一出現增長的國家。他預計今年中國黃金市場零售投資需求將達到100噸﹐到2019年增加至900噸。
    有基金經理表示﹐這樣的預測本身無可厚非﹐但一些依托「中國需求」為投資策略的對沖基金卻可能利用上述數據興風作浪。
    有市場人士指出﹐近期以「中國需求」為投資主要策略的對沖基金快速增加。他們的投資策略相當直接——若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超過預期﹐他們便短期買漲銅和鋁等金屬商品﹔一得知中國正在增持日本國債﹐他們會短期豪賭日圓升值。
    值得留意的是﹐一些「黃金低估論」正流傳於全球投資領域。有研究把金價與美國通脹率掛勾﹐若考慮到美國消費物價指數﹐當前黃金價格僅相當於1980年1月的每盎司454.88美元﹐比當時金價歷史高位873美元還低出50%。如計及通脹因素﹐金價至少漲至2,435美元﹐才算是真正新高。
    投資公司Blanchard & Camp Co.經濟研究部副總裁David Beahm最近表示﹐假若把通脹計算在內﹐金價可能攀升至2,200至2,300美元。

瑞信﹕滿銀道銀或購美地區銀行

09/26/2010

    經營保守的加拿大銀行安渡了環球金融海嘯後﹐一直被國際經濟組織稱譽﹐分析員紛紛看好本國銀行﹐認為它們「最有本錢」從事海外收購。
    瑞士信貸的分析員預測加國銀行或將收購美國地區銀行﹐以進一步擴大美國市場業務。
    由Craig Siegenthaler領導的瑞信分析員在給投資者的報告中指出﹐ 最可能出現的收購﹐是總部在多倫多的滿地可銀行(代號BMO)收購在明尼蘇達州Wayzata的TCF Financial(代號TCB)。
    目前﹐滿銀已在芝加哥營運聯營銀行Harris Bank。據瑞信的研究報告﹐滿銀可能利用本身股票購買TCF。現時﹐滿銀股票的價值是有形帳面值的2.1倍﹐而TCF只是1.7倍。
    瑞信分析員估計﹐這間加國第四大銀行願以溢價30%收購TCF﹐預料在2011年時﹐可為滿銀貢獻每股盈利6%的增長。 
    TCF發言人Jason Korstange拒絕就瑞信的分析置評。  
    另外﹐已活躍於在美國東部的加國第二大銀行道明銀行(代號TD)﹐亦被瑞信視為可能的收購者。據其分析報告﹐道銀或收購總部在喬治亞州Columbus的Synovus Financial Corp.(代號SNV)。
    Synovus發言人Gregory Hudgison也對瑞信的揣測不予置評。  
    瑞信的報告指出﹐貸款增長疲弱﹐邊際利潤下降﹐監管日益嚴格﹐加上股價下滑﹐都促使美國地區銀行尋求合併機會。況且﹐整個銀行業面臨收縮的壓力﹐管理層與董事局更加願意把銀行出售。 
    本月較早前﹐KBW Inc.﹑Rochdale Securities LLC和CreditSights Inc.的分析員亦有類似看法﹐他們預測美國銀行業將有新一浪的合併潮。
    瑞信的報告提到﹐目前加拿大銀行股票的交易股價﹐比美國地區銀行高出達95%﹔但在過去10年內﹐平均溢價僅23%。
    滿銀上周五在多市收報59.70元﹐升0.86元或1.46%﹔道銀收報74.42元﹐升0.55元或0.74%。TCF在美市收報15.73美元﹐升0.47美元或3.08%﹔Synovus收報2.50美元﹐升0.06美元或2.46%。

計及通脹 金價可見2300美元

09/25/2010

   美元疲弱,投資者繼續把資金調往黃金,以對沖通脹及抵消貨幣弱勢,引致期金昨天一度升越每盎司1,300美元的心理關口,在紐約收報1,298.1美元,較周四上升1.8美元,見歷來新高;有分析員更預期,金價可能升至每盎司2,300美元的水平。
    受金價帶動,銀價昨天亦升至30年最高位;紐約12月期銀每盎司上升19美仙,收報21.39美元。
    金價節節上升,且屢創新高,有分析指出,高處未算高。
    投資公司Blanchard & Co.經濟研究部副總裁David Beahm表示,若經通脹調整後,目前的金價仍遠低於80年代初的高位;他表示,假若把通脹計算在內,金價可能攀升至2,200至2,300美元的水平。
    金價於過去7個交易日,有6個交易日創新高,本周的升幅達1.6%。
    Commerzbank分析員指出,投資者買金,原因是視黃金為「穩定貨幣」,多國中央銀行近期的行動,令人更加擔心環球貨幣會出現貶值。
    金價的連續升勢,有市場人士認為聯儲局在周二揚言準備向金融系統注資,以圖支持美國經濟復蘇,給美元下跌壓力有關;長期以來,金價與美元逆勢而行。美元兌主要貨幣昨天全面下跌,美元指數下跌0.7%,至79.39;歐元上升1.1%,兌1.3492美元。
    ING Investment Management固定入息部主管兼經濟分析員Valentijin van Nieuwenhuijzen指出,黃金除可對沖通脹外,亦可對沖系統性風險;若果金融系統遇衝擊,人們自然想到購買黃金。
    Lind-Waldock高級市場策略員Adam Klopfenstein表示,1,300美元是金價牛熊分界線,市場上確有很多人吸納黃金,但現時要看究竟金價能否以1,300美元收市。
    Beahm認為,未來3至5年,促動金價進一步上升的元素仍然存在,若要金價回落,除非美國經濟改善至一個程度,使聯儲局覺得沒必要再印銀紙;而且,美元轉強,歐洲債務危機消除。但是﹐從目前的環球形勢來看,預料這都不會出現。
    他表示,短期金價或向下調整,因為最近金價極速上揚,可能升得過急、過快。

加商重造和平飯店

09/25/2010


    曾是上海灘最豪華﹑最高級酒店的和平飯店(前稱華懋飯店)隨著投資5億港元﹑歷時3年的全方位翻修後﹐現以全新面目示人﹐並由中國錦江國際與加拿大費爾蒙(Fairmont)集團共同營運。
    和平飯店於1992年被世界酒店聯盟評入「全球最著名酒店」。可是﹐近幾年的市場競爭異常激烈﹐愈來愈多國際名牌酒店在上海開業﹐和平飯店再不能吃老本﹐若不求上進﹐勢將被市場淘汰。
    外灘﹑南京路一直是上海最知名的地標﹐和平飯店處於地標交叉口﹐其實佔盡地利。這次修繕後重開﹐最大轉變是從國有飯店﹐改成中外合資酒店。重開後的中文名稱保留為和平飯店﹐但英文名稱改為Fairmont Peace Hotel。
    在新管理班子中﹐錦江費爾蒙酒店管理公司總經理Camal Naamani是來自費爾蒙集團﹐他兼任和平飯店總經理。
    費爾蒙營運總監Chris Cahill表示﹐和平飯店將成為費爾蒙另一名地標性家族成員﹐在不久將來﹐可望與旗下倫敦The Savoy﹑紐約The Plaza﹑加拿大Fairmont Banff Springs和三藩市The Fairmont San Francisco等國際著名酒店齊名。

中國成新興國家龍頭

09/23/2010

    在「金磚四國」中﹐目前俄羅斯經濟最不濟﹐其他3國持續有強勁表現﹐據彭博的全球調查﹐中國﹑巴西和印度已超越美國﹐成為投資者首選的投資地﹐中巴兩國同列首位。在3個月前對上1次調查中榜首的美國﹐現跌至第四位。
    彭博於9月16至17日訪問了1,408名投資者﹑分析員和交易員﹐得出這樣的結果。他們被問及「明年哪個市場能為投資者帶來最佳機會」﹐最多受訪者選擇中國和巴西﹐分別佔33%﹐揀印度的有31%﹐只有24%選擇美國。
    對於全球經濟前景﹐42%受訪者認為已經穩定但未現增長﹔41%認為尚未穩定﹐而且不久將來很大機會出現動盪﹐僅17%認為已穩定並正在增長。
    在這次環球經濟復蘇中﹐新興國家之首的中國起了很大作用﹐連美國財長蓋特納日前在國會有關人民幣問題的聽證會上也得承認﹐中國經濟增長為世界經濟復蘇作出巨大貢獻。
    事實上﹐中國加入世貿9年以來﹐每年新增進口接近或逾千億美元﹐而中國進口在全球進口貿易中的比率由過去的1%﹐躍升至2009年的8%。 中國不僅是全球最大出口國﹐還是世界第二大進口國。

中國企業上市收購浪潮洶湧

09/22/2010

    最近環球股市生機再現﹐大批中國企業正排隊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﹐在全球最大股票市場──紐約證券交易所亦見這種興旺現象。 
    根據紐交所中國代表處的最新資料﹐包括搜房網在內﹐今年迄今已有8家中國企業在紐交所首次公開招股上市(IPO)。
    另外﹐還有兩家中國公司正在為在紐交所的IPO路演﹐向潛在投資者推銷﹐預料今年全年將有12至15家的中國企業於紐交所進行IPO。
    多倫多證券交所被譽為世界礦業首都﹐多交所近年頻密訪華﹐其中一個重要任務是向中國礦業公司招手﹐雖然未見突出成績﹐但卻引來愈來愈多中國礦業公司收購或入股加國同業。
    已持有加國上市公司Continental Minerals(代號KMK)14%股權的中國金川集團﹐剛宣布斥資4.32億元買入其餘股份。金川是中國最大鎳及鈷生產商﹐在今年4月﹐已以1.4億美元收購加拿大小型礦商Crowflight Minerals(代號CML)。
    彭博的統計數據顯示﹐過去1年內﹐中國企業已宣布或完成對17家北美企業的收購。

中國移民拼博可嘉

09/21/2010

    在美國Wal-Mart進軍加拿大時﹐本地零售業界擔心﹐以Wal-Mart具野心又積極的經營作風﹐肯定衝擊較保守的加國業者。不出所料﹐一些經營不善﹑不知進取的加國零售商被淘汰﹐剩下來的急謀應對方法﹐例如延長從前過短的營業時間﹐調低過去太高的零售價。
    近年中國移民不斷湧入加國﹐他們引入比Wal-Mart更進取的營商之道﹐在零售界已充分顯現﹐華人顧客一定感受得到。目前﹐在大多倫多和鄰近地區﹐由中國大陸移民創辦的連鎖超級市場極速增長﹐而且新店愈開愈大﹐部分更是取代舊有的主流超市店舖。 
    這些超市的特點是價格很具競爭力﹐品種齊全﹐並有即用熟食﹐方便繁忙的家庭﹐一些較大的店舖還設座位讓顧客當場進食。筆者家居附近的一間主流超市門堪羅雀﹐最後關門﹐由中國移民接手後起死回生﹐顧客絡繹不絕﹐連進入超市商場的車道也大擠塞。
    筆者認為﹐中國移民這種拼博精神若在更大範圍自由發揮﹐除令更多本地華人出頭外﹐還可為加拿大締造更大福祉。

不以有色眼鏡看中國

09/19/2010

    今年暑假回港省親﹐順道往中國旅遊了幾天﹐在杭州﹑上海及世博會現場所見所聞﹐中國確有翻天覆地的改變﹐尤其是上海這些大城市。走在上海最繁華的南京路上﹐真以為自己身處紐約時代廣場。
    在南京路步行街上的海崙賓館﹐曾是筆者十多年前長駐上海工作的「宿舍」﹐現在已裝飾變身得更有時代感。
    中國人開始富起來﹐衣食住行都在改善﹐街上女士們穿得隨時比加拿大女士光鮮﹔旅遊點如杭州西湖和上海世博會﹐中國本地人佔了大部分﹔麥當勞﹑肯德基和星巴克賣的快餐和咖啡並不便宜﹐但顧客絡繹不絕﹐分店到處可見﹔聽導遊說﹐法國LV準備在杭州開設第五間店舖。
    中國已躍升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﹐從1979年前近乎亡國邊緣﹐攀上今天全球注目的地位﹐絕對是海內外中國人的驕傲。可是﹐這些令世人刮目的經濟成就﹐是否13億中國人都能分享﹐一些窮困山區還有溫飽不保的同胞﹐貧富懸殊日益嚴重。
    在世博會排隊等入館參觀時﹐給一名外表斯文的本地人插隊﹐家人即時喝阻﹐她竟疾言反擊說﹕「為什麼吼我」。筆者不得不搭腔說﹕「你先有不文明舉動﹐請恕我們說話不客氣。」
    在西湖﹐本地人登觀光船爭先恐後﹐在船上高聲喊叫﹐真是大掃遊興。同行的親人低聲說﹕「給中國多點時間﹐不要以有色眼鏡看中國。」 

北京恐鉀肥遭壟斷

09/18/2010

    據《環球郵報》周四的報道﹐中國中化集團為擊敗必和必拓敵意收購全球最大鉀肥生產商沙省Potash﹐正尋求支持者。報道引述知情人士說﹐中化負責人本周正在倫敦﹐試探英國和國際機構對於提供融資或加入財團的意向。
    鉀肥是提高農作物產量的關鍵元素﹐而鉀礦作為農業生產的重要戰略性資源﹐在全球的資源分佈極不均衡。
   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去年的統計顯示﹐在目前已探明的基礎儲量中﹐加拿大1國的儲量佔了世界的逾六成﹐加上俄羅斯﹑白俄羅斯和德國﹐4國擁有全球鉀礦資源的84%﹐但中國擁有的鉀礦資源僅佔世界的2%。
    中國是13億人口的農業大國﹐可是耕地有限﹐除了靠進口糧食外﹐更需倚賴鉀肥提高收成比率。因此﹐中國已成為全球鉀肥最大的消費國和淨進口國。在這樣的供求背景下﹐中國政府當然擔心鉀肥遭某一集團壟斷。
    顯然地﹐北京當局憂慮類似鐵礦石壟斷的格局將在鉀肥業重演。中國在鐵礦石進口中已飽受主導供應商必和必拓提價之痛﹐肯定不想這名澳洲礦業巨頭再在鉀肥業先搶奪資源﹐壟斷之後再謀取全球定價權。

多倫多電影節市場效益大

09/17/2010

    將在周日閉幕的第三十五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﹐是北美洲重要電影節之一﹐而且是電影界其中一個重要市場﹐更在加國帶來1.7億元年度經濟影響。
    多倫多大學經濟系副教授Gilles Duranton表示﹐多倫多國際電影節的影響日增﹐因為這是業內焦點之一﹐形成了一個重要交流網絡。有人說電影製作商藉此盛會﹐可以較高價出售作品﹐Duranton坦言不知道。
    多倫多電影節於1976年首次舉辦﹐早期以放映其他電影節參展電影為主﹐經過多年發展及轉變﹐現已成為很具規模的國際電影盛會﹐近年更被捧為美國奧斯卡金像獎的預演﹐不少電影選擇在多倫多電影節進行全球或北美首映﹐讓觀眾先睹為快。
    據主辦當局的資料顯示﹐2009年的多倫多電影節﹐共有50萬人參加。電影節的年度經濟影響達1.7億元﹐現時僱用逾100名全職員工﹐以及500名兼職和季節性員工。
    有別於柏林﹑康城和威尼斯3大歐洲電影節﹐多倫多電影節不以評獎為主﹐而是以電影展映數量多著稱﹐它主要服務於市場。在不少入圍威尼斯電影節的影片宣傳資料上﹐除了有金獅的標誌外﹐還並列著多倫多國際電影節英文簡稱TIFF的字樣﹐這得助於背後的龐大北美買家﹐隨後更有AFM(美國電影市場)接應。
    《精武風雲‧陳真》在今年電影節首映﹐該電影製片人張昭曾對中國媒體表示﹐多倫多必然會去﹐主要是擴大影響﹐其實對銷售也有幫助﹐但不是決定性。
    多倫多電影節強調多元化﹐由荷李活作品﹑獨立製片以至實驗作品﹐但卻沒有忽略加拿大本土作品。全球電影愛好者﹑導演和從業員與各地媒體在為期11天的電影節上﹐觀賞大師和新興人才的作品。同時﹐電影購買商和其他業內人士可從大量電影放映和電影製作中挑選﹐能夠比其他電影人士提前幾天甚至幾個月作出明智商業抉擇。而且﹐電影節還能提供豐富的資源和社交網絡。
    據《洛杉磯時報》的民意調查﹐很多美國人將多倫多電影節視為世界上最好的電影盛會﹐這固然有地域的偏愛﹐但多倫多電影節的影響與日俱增是不爭的事實。

春秋大打世博牌

09/15/2010

    中國廉價航空公司春秋航空將於月底開辦上海至香港的航班﹐並推出單程僅199元人民幣的廉價機票﹐每日限量發售173張。香港居民本周六起的7日內在網上預訂﹐飛行日期指定在本月28日至下月30日。春秋此舉擺明是搶上海世博於10月底閉幕前的龐大客源﹐其他航空公司料會相應出招。
    雖說「去世博﹐搵命博」﹐但在天氣開始轉涼﹐臨尾高潮掀起之際﹐總有人想到滬一睹世博風采﹐不管隊排得多久。春秋領導人很有生意頭腦﹐時機看得很準。
    春秋的廉價機票不包括燃油附加費﹐航班不會提供免費餐飲﹐即使航班有延誤﹐公司不作補償。春秋強調客機具備最先進系統﹐能夠推出廉價機票﹐是把不必要的服務剔除﹐以降低成本。
    另據春秋透露﹐擬於明年在上海證交所上市﹐集資為了購買更多飛機﹐期望5年內把機隊規模擴大至100架。總部在上海的春秋﹐可能是中國首家在上海上市的私營廉價航空公司。該公司目前營運21架空客A320飛機﹐航班分佈中國50多個城市。今年7月份﹐開通了由上海至日本茨城的首條國際航線。

4個無奈2個驚嚇

09/14/2010

    朋友是80年後的年青人﹐在加國唸大學﹐工作幾年後回香港﹐最近往中國做事﹐還到處體驗生活。難得的是朋友不太計較酬勞﹐有心實地多了解中國﹐可是聽她最近訪京的感受﹐貶多於讚。 
    她慨嘆13年後重臨北京﹐少了夢幻﹐多了厭煩﹐更得出4個無奈和2個驚嚇。無奈一﹕瘋狂交通﹐不是地面塞車﹐便是地下逼車﹔無奈二﹕在餐館用膳﹐永遠附送味道令人反胃的國產二手煙﹐「禁止吸煙」的字句形同虛設﹔無奈三﹕飛痰常在身邊出現﹐首都街頭痰漬處處﹐與農村無異﹔無奈四﹕街上路人尤其是女性﹐大都很沒禮貌﹐完全感受不到旅遊宣傳標語所說的「北京歡迎您」。
    驚嚇一﹕在購物商場﹐總有個阿姨抱著男孩﹐在人來人往的電梯口撒尿進垃圾桶﹔驚嚇二﹕「烤兔頭」竟是餐館的招牌菜﹐8個兔頭陳列碟上﹐畫面十級恐怖。她的結論是﹕假高級不如真樸素﹐上京不如留在鄉下。
    中國重新開放門戶30年所獲的巨大經濟成就﹐絕對令世人驚訝﹐加國華人也能感受﹐亦為祖國的成績感到驕傲。不過﹐在這30年內﹐不少國民劣根仍然無法改正過來。

現代汽車在華勁賣

09/13/2010

    一直以來﹐美國通用汽車在中國銷售強勁﹐沒受總公司從破產保護重生的影響﹐中國顧客對美國汽車的鍾情可見一斑。在上海世博會﹐通用汽車館是中國人愛到的其中一個展館﹐輪候進館的時間起碼3小時。
    筆者最近到過華東﹐真沒想到南韓現代汽車在華也很受落﹐急速冒升之勢勝過北美市場。在此之前﹐還以為現代汽車在美加的銷售增長強勁﹐原來遠未及中國市場。在杭州見到當地出租汽車公司﹐大量使用現代橋車﹐上海亦有不少是私用的。
    有識之士說﹐今年現代汽車在中國的市場業績有望首次超過祖家南韓﹐從而使中國成為該車廠的全球最大市場。
    現代汽車於8月底時曾表示﹐其中國合作公司──北京現代的今年預測銷量為67萬輛。若果市況較預期好﹐甚至可能突破70萬輛。2010年現代汽車在華的銷售增長率達18%﹐比同期15%的中國汽車市場平均增長率﹐高出3個百分點。
    據悉﹐截至7月份﹐現代汽車今年在中國的累計銷量已經超過南韓和美國。期間﹐北京現代的銷量為37.6554萬輛﹐比南韓市場多出6,300餘輛﹐高出美國市場6.7萬餘輛。

加元轉強 錄連續兩周升勢

09/12/2010

    加國央行加息﹑就業機會增加﹐加上投資者願意持有較大風險的資產﹐令加元轉強﹐上周錄得連續第二周升勢。
    加國工廠的生產容量使用率數據將於周二公布﹐這被視為量度本國經濟復蘇的指標之一。若果繼續呈強﹐料對加元有利。據彭博調查所得﹐經濟分析員預料今年次季內﹐工業生產容量使用率上升至75.5%﹐高過首季的74.2%﹐是連續第四季上揚。
    在過去5個交易日內﹐加元上升了0.2%﹐上周五在加國匯市收報1加元兌96.60美仙。在對上1周﹐加元已有1.2%升幅。而在8月27日前的3周內﹐加元不斷下滑。
    今年4月6日時﹐加元兌美元曾以平算買賣﹐這是差不多兩年內首見。
    在8月上旬﹐加拿大皇家銀行估計於今年9月底左右﹐加元或將回落至91.74美仙﹐到2011年中時﹐才反彈至平算水平。該行高級貨幣策略員David Watt曾表示﹐短期內可能見到加元溫和地跑輸大市。但目前看來﹐皇銀的預測或許太悲觀。 
    網上外匯交易商CanadianForex Ltd高級副總裁John Curran表示﹐央行加息幫助推高加元﹐而且市場對風險資產的胃納增加。不過﹐投資者要看即將公布的經濟數字﹐能否支持加元續強。
上周三﹐加元兌所有主要貨幣均上升﹐動力源自加國央行宣布再加息0.25厘﹐至1厘﹐這是自6月1日以來第三次調高利率﹐也是七大工業國中沒見的行動﹐顯示本國經濟形勢優於大部分發達國家。
    上周四﹐加元兌美元一度升至97.20美仙的3周內最高水平﹐由於加拿大統計局公布﹐上月加國僱主增加35,800個職位﹐7月時卻削減9,300個職位。經濟分析員原來預測﹐8月只增加3萬個職位。 
    另外﹐Ivey採購經理指數在8月時上升至65.9﹐高過7月的54﹐分析員原來估計僅升至55.5。數字高過50﹐代表採購活動增加。  
    不過﹐加國央行行長簡尼上周五指出﹐有鑑於全球經濟面對的困境及挑戰﹐日後調高利率時將更加審慎。他在卡加利向國際企業高層發表演說時表示﹐目前全球需要作出重大改革﹐政策調整肯定出現。雖然已進入環球金融危機爆發後的第三年﹐但其陰霾揮之不去﹐且主導經濟前景。
    道明證券首席貨幣策略Shaun Osborne表示﹐央行10月議息時﹐未必再加息。就算有較強的經濟數據公布﹐暫停加息的機會仍然頗高。

BCE全購CTV提競爭力  涉資30億

09/11/2010


    加國最大電訊集團BCE(代號BCE)宣布,斥資13億元,收購尚未擁有的本國廣播公司CTV餘下權益,希望向數碼電視及無線電訊用戶增加內容供應;若計入將承擔的17億元債項,整項交易涉資高達30億元。
    總部位於滿地可的BCE表示,為取得CTV尚未擁有的85%權益,須向包括湯遜家族控制的Woodbridge等股東,支付現金與股份。
    全面持有CTV後,BCE可獲其特色與體育頻道,能向客戶提供更多廣播內容,可與羅渣士通訊(代號RCI.B)及Shaw Communications(代號SJR.B)角逐;羅渣士近年陸續購入廣播資產,而Shaw今年已購入Canwest Global Communications旗下電視業務。
    BCE行政總裁George Cope表示,過去24個月,整個電訊業已有很大改變,不論在科技與節目擁有權上,都與之前很不同;他相信,BCE正作出頗佳的佈局。
    面對固網電話業務不斷收縮,BCE裁員及削支應付,與此同時,Cope把節省所得購買節目內容,透過互聯網售予智能手機用戶。
    Seaboard Research董事總經理Iain Grant表示,通訊業正急速轉變,再不可能倚靠傳統電話業務﹐BCE已看到這點,並全力改革。
    是次交易中,加國首富湯遜家族控制的私人公司Woodbridge,將購入《環球郵報》的權益,但BCE將繼續保留當中15%權益。
    出售CTV權益的股東,包括安省教師退休金計劃管理公司,該公司售出25%股權,套現大約3.82億元。這間加國第三大退休金管理公司於2005年12月,以2.83億元向BCE購入CTVglobemedia的兩成權益,其後1年內再增添5%權益。
    另外,《多倫多星報》控股公司Torstar(代號TS.B)表示,出售CTV的兩成權益,套現約3.45億元。
    Torstar與安省教師退休金計劃管理公司,亦出售持有的《環球郵報》股權予Woodbridge。
    CTV現有逾5,000名員工,在全國經營27個電視台,有30條特色頻道,當中包括體育頻道TSN,並在加拿大全國經營34個電台。
    BCE昨天在多市收報32.99元,上升0.14元﹔Torstar收報12元,上升2.08元,或20.97%。

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話世博

09/10/2010

    為期半年的上海世博﹐還有不到兩個月便結束。筆者有朋友一早訂了門票及酒店﹐準備在9月底前往﹐到時已經開學﹐而且接近尾聲﹐人流可能減少﹐排隊進館或不用太過久候。
    參觀世博本是件樂事﹐但參觀人數實在太多﹐高峰期每天有50萬人入場。任憑上海當局怎樣想辦法疏導人潮﹐一些熱門館例如中國館﹑沙特阿拉伯館﹑德國館﹑通用汽車館及石油館天天都有很長的人龍。
    筆者8月時到過世博﹐當時氣溫約為攝氏35度﹐之前幾天曾高達40度﹐加上濕度﹐在人龍裏確是難受﹐若遇到一些不守規距的人插隊﹐更加不好受。部分場館進入後﹐還要繼續在館內輪候看預備好的節目。隨時整天才參觀一﹑兩個館﹐想要多看﹐得做好安排﹐快步又捱得。
    不過﹐在中國做什麼事﹐都是「上有政策﹐下有對策」。有辦法的人﹐可走後門﹐以VIP通道進館。花得起錢人可以數百元人民幣代價﹐請有力人士送入館。
    想進加拿大館的加拿大人﹐持加國護照﹐不用排隊便可進入。朋友是澳洲籍人﹐也獲類似待遇﹐憑澳洲護照﹐不用排隊便直入澳洲館。筆者到過這兩個館﹐印象平平﹐沒什麼特別。

上海世博﹕向華軟銷絕佳平台

09/08/2010


    世博會淵源於中世紀歐洲商人定期的市集﹐起初僅涉及經濟貿易﹐至19世紀﹐商界在歐洲地位提升﹐市集規模不斷擴大﹐商品交易種類和參與人數激增﹐影響愈來愈大﹐展出範疇從經濟到生活藝術﹐以至生活理想哲學等。19世紀20年代﹐市集改稱為博覽會。第一屆世博於1851年在倫敦舉行﹐當時英國國勢如虹﹐英廷希望透過一個大型展覽會顯示其國力。
    仍在上海舉行的世博﹐令筆者聯想到第一屆倫敦世博會。今天中國在國際政治經濟舞台快速冒升﹐筆者於6月底多倫多20國集團高峰會上﹐現場強烈感受到這股迅揚動力。中南海與上海領導人這次不惜工本全力打造世博﹐當然是想向世人展示新中國的騰飛及已創出的成就。
    可是﹐筆者在上海世博所見﹐參觀者九成以上是中國人﹐而且很多部分是本地人﹐若中國政府期望以世博向世界顯現快速膨脹的國力﹐相信事與願違。
    反而﹐上海世博成為各國政府及企業向巨大中國市場推銷的絕佳平台。每天數十萬名中國人湧入世博會場﹐主動接受它們以「城市,讓生活更美好」為主題的軟銷。

去世博搵命博﹖

09/07/2010

    有香港旅行社職員坦白向顧客說﹕「去世博搵命博。」她這樣說﹐難道不想多做生意﹐倒公司米嗎﹖筆者坐在往上海世博的旅遊車上﹐當地導遊煞有介事地問團員﹕「有無團友現在決定不想去﹖過去﹐有團員去了第一天後﹐翌日便不去。」
    上海世博在加國炒得極熱烈﹐這一來很多來自香港與中國的移民﹐想乘這個國際盛會﹐重睹新中國風采﹔二來讓土生的下一代「尋根」﹐並親身體會中國近年飛躍的發展﹐或許為將來開創多一條出路。
    可是﹐藉世博認識新中國﹐可能是錯誤的選擇﹐因為上海天氣實在太熱太潮濕﹐人實在太多﹐排隊進館實在太久。對已習慣加國氣候﹑公民精神的「老華僑」﹐以及從未接觸過中國的本地新一代來說﹐確是個大考驗。
    導遊對團員完成兩天的世博行後﹐竟說恭喜我們戰勝歸來。老實說﹐團友遠道來旅遊是尋開心開眼界﹐不是來打仗。
    有不想太辛苦的朋友自由行去世博﹐舉家每人花了幾百元走後門參觀完中國館後﹐他不敢「搵命博」再去其他國家館了。